梁文博在2022年7月24日至9月28日,操纵或参与操纵了5场斯诺克比赛;并在2022年7月24日至12月13日,以诱导、说服、鼓励或协助其他球员等形式,操纵了9场比赛。而这期间,他甚至已经处在被临时禁赛的过程中。此外,梁文博还被指控多次私下违规投注斯诺克赛事;并拒不配合WPBSA进行调查。为了躲避调查,他删除了手机上的信息,并要求其他球员删除手机上的信息来掩盖或试图掩盖他参与操纵比赛的行为。从官方公布的详细文件看,陈子凡、赵剑波、鲁宁、赵心童、白朗宁、常冰玉等人都是在梁文博的操控下打假球,事情败露后还采取威胁手段。另一位被处以终身禁赛的李行也面临相似的指控。
不过调查结果显示,还有几位球员倒是明确拒绝了梁文博,袁思俊、徐思、曹宇鹏三位年轻球员就守住了作为职业球员的道德底线,自始至终保持清白。
为何打假球:因为穷干了“糊涂事”
整洁的白衬衫,笔挺的黑马甲,精致的蝴蝶领结,伏在绿色案台上潇洒挥杆,这是斯诺克台球留给观众的高雅形象。光鲜的绅士形象下,怎么就涉赌了?
显然还是和金钱有关。2010年,苏格兰选手“白巫师”约翰·希金斯就为了30万英镑的酬金,“非常自然地输掉4场比赛”,从而在台球界引起轩然大波,尽管最后只对他处以6个月的禁赛,使他逃过了一劫。而在斯诺克历史上,被禁赛时间最长的是斯蒂芬·李,他因为参与至少7场假球被禁赛12年。
而中国球员,在疫情肆虐的几年里,国内比赛机会很少,且比赛奖金又聊胜于无,生存环境被日益压缩,不得不到英国去长期居住并参加一些中小型赛事。在许多人没有参加大型赛事机会的前提下,层层锐减的赛事奖金,使得大多数选手无力负担日常训练和外出参赛的费用。
以2022-2023赛季单赛季奖金榜单为例,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艾伦的赛季总奖金为55万英镑,丁俊晖收入30万英镑排名赛季第8位,另一位中国小将斯佳辉,凭借世锦赛四强进账的10万英镑,以13.3万英镑排名赛季第20位。要知道,这可不是斯诺克边缘徘徊的球手。
此次涉案选手之一的鲁宁,据斯诺克专业网站统计,他职业生涯最高排名世界第35名,3年国内加8年英国,共计11年生涯的总共挣到30.8万英镑奖金,约合人民币259万人民币。可旅英前3年,鲁宁仅挣了不到7000英镑奖金,约合人民币6万元,但是那3年他却要背负每年30万,共计90万人民币的成本。相信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丁俊晖可以靠奖金和赞助“盈利”外,绝大部分没有名气的旅英球手状态均是“入不敷出”。
中国斯诺克运动遭受重创
但是,经济问题不能成为职业选手打假球的借口,作为一名职业选手,严重违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归根结底还是思想问题。
早在2019年1月,中国台球协会就成立了旅英职业球员委员会,由丁俊晖担任主任,梁文博、田鹏飞等四人担任副主任。委员会成立时,对外公布了六大职责,其中第二条就明确提到:督促、提醒所有球员遵守外国法律法规,遵守世界台联和中国台球协会的有关规定,杜绝假球、赌球事件。
现在看来,中台协的这个旅英球员委员会不过是形同虚设。因为中国斯诺克球手本来大多就是各自为战,常年的留英生活,即使这些运动员挂着中国台协球手的称号,管理也比较松散,球员大多自己承担留学、打球、生活的费用,没有太多严格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球手中滋生一些不良习性,甚至发生违背道德、违反斯诺克运动竞技规则的行为,很难被及时察觉,基本只能靠自律。再加上近年来世界斯诺克赛事奖金偏低等实际情况,生存的严酷逼迫球员铤而走险,才有了令人痛心的结果。
此次假球风波的规模之大、涉事严重程度之高,无疑已对中国斯诺克的形象,以及这项运动的发展造成重创。甚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余的中国斯诺克球手在国际赛场上都会在异样的目光下带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作战。
此次中国台球协会在处罚公布后发布公告称,将从严处罚旅英涉赌球员。“中国台球协会对于赌球、假球等有违体育道德的行为始终秉持‘零容忍’态度,坚决严厉打击赌球、假球等行为,竭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协会将在全行业开展警示教育,并推出系列举措,将反赌打假进行到底。”
就像赵心童所说,这是耻辱,但愿他们能知耻而后勇!
文/湖北日报记者 张诗秋
图/微博、新华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