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艇——我钟爱的运动

集体主义精神的典范

周应祺

喜闻上海海洋大学荣获2022年上海赛艇公开赛中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高校组冠军,情不自禁提笔写一写有关赛艇运动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在平静的水面上,划过一艘细长的赛艇,有节奏地划桨,在水面上点出排列均匀的水花,朵朵水花逐渐扩大,给人一种具有优美韵律感的画面。赛艇运动是极具观赏性的运动。

周应祺(左)

我是在中学里就参加赛艇运动。那还是1958年,上海市虹口中学组织了划船队,在坐落在黄浦江和苏州河交界的黄埔游泳池进行池桨训练。并且就在苏州河边的码头下船,穿过外白渡桥桥墩,到黄浦江上练习。记得当时一位女教练得过全国冠军。一位男教练在第一堂课上就反复强调:赛艇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比的是集体的配合和集体的耐力。当然,体力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比喻赛艇运动是长距离的短跑,百米马拉松,是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一次3000米的角逐,双臂都会因为缺氧而发紫,双手发麻而控制不住转桨动作。因此,体能训练成为赛艇运动员的基本活动。每天跑三千米,举重锻炼臂力、腿力和腰部力量。

四人艇队员合影,周应祺(中)

要有好的成绩,不仅仅是体力,更重要的是八位桨手必须动作协调统一,八支桨的出水时间和入水时间不能相差0.1秒。必须保持同样的节奏。如果有人入水快了一点,或者大家的桨叶已经出水,而某支桨还没有干净利落地出水,整个艇身就会大幅度地摇晃。仍然还在水中的桨叶产生阻力将大大影响赛艇的稳定性和前进的方向,大大降低赛艇前进的速度。因此,赛艇运动不仅仅需要每位运动员都具有精湛的技术和体力,要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相互配合,相互的体谅和努力。体力稍差的必须跟住领桨的节奏。体力充沛的运动员也必须保持与领桨的一致性,不允许半点个人英雄主义。

桨手个个是彪形大汉,而舵手往往是身体轻巧反应灵敏的“小精灵”,舵手要观察水道、风流,控制节奏和前进的方向,把握竞赛的战略战术。他感知每位运动员的状态,把握全局。尽管身体不高大,但受到桨手的喜爱和尊重,都被温暖地称为“小舵手”。

赛艇竞赛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耐力,更体现了这支队伍的集体配合和团结。众所周知,每年著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要举行赛艇比赛。

为什么,世界著名的高校要组织赛艇比赛,而且重头戏是八人单桨有舵手的比赛?

由于赛艇和划桨的制作要求高,对材料有特殊的要求,价格昂贵,赛艇被称为贵族化运动。即使在欧美国家,也不是普遍的大众运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清华和北大组办了两校的赛艇比赛。我不禁要问,这些著名高校之间比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赛艇运动?

我的体会是,赛艇运动不同于其它竞技项目,赛艇运动比的是集体精神。这是赛艇运动特有的,集体精神是赛艇运动的灵魂。赛艇运动中没有个人的荣誉,只有集体的荣光。我在赛艇运动中深受集体精神的熏陶。至今,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学院)的赛艇队队员们,即使年过半百,仍然亲如手足。我一生工作的座右铭是“甘当铺路石和桥梁”。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学院)的赛艇队是一所集体精神的熔炉,我爱赛艇运动。

周应祺作为中国科学家代表参加国际渔业谈判

花絮:

1981年我在英国阿伯丁海洋研究所当访问学者时,阿伯丁大学赛艇队的教练和队长邀请我参加一次他们的赛艇锻炼。那时我已38岁,参加了四人单桨有舵手一号桨手,划了一个全程,还喝了五大杯啤酒。

周应祺,海洋渔业系工业化捕鱼专业,1959年入学,学制五年,1964年毕业。毕业后留校工作,1996-2004年任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校长。学生时代为校赛艇队队长(1959-1964年),担任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艇的七号桨手、双人单桨有舵手的一号桨手。

海大通讯社

编辑丨唐文杰 赵祎晨

责任编辑丨王宣婷 陈潘毅

原标题:《那些年,我们上演的水上“速度与激情”!》

Copyright © 2088 世界杯几月份开始|男子世界杯|热推营销人世界杯营销智库站|marketerhebo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