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杭州棋院(智力大厦)棋类馆,随着国际象棋快棋赛男子团体赛VI-B2/B3第七轮等比赛结束,国际象棋比赛全部完赛,本届亚残运会棋类项目收官。
亚残运会国际象棋比赛于10月23日上午10点开赛,共有来自15个国家124名运动员报名参赛。中国代表团国际象棋队运动员由9名视障棋手、6名肢残棋手,共15名运动员组成。
在开赛当天下午,44岁的袁守波在男子个人赛V1-B2/B3组比赛中,战胜蒙古国选手德尔格达莱,成为第一个在亚残运会国际象棋赛场上战胜国外运动员的中国选手。
本届亚残运会国际象棋比赛中,付新雨在VI-B2/3快棋女子个人赛中,以4胜1平的战绩获得第六名。此外,中国选手还获得VI-B2/3标准棋及快棋男子团体第五名,PI标准棋及快棋女子团体第五名等。尽管中国代表团国际象棋项目未能斩获奖牌,但这支组建时间不长的队伍,对战实力强大的对手,仍旧敢打敢拼。
回顾整个比赛过程,中国代表团国际象棋项目教练王杰表示,对所有队员们来说,能够实现成绩的突破固然珍贵,但最难得的是,“与实力更强的对手狭路相逢,有敢于‘亮剑’的精神,不畏不惧展现出自我水平。”这届亚残运会,对于队员们而言是个难得的成长机会。
13岁的小将杨亦潇回忆对阵印度尼西亚选手的一场比赛,“开局对方就压着我打,漏洞非常少,我也认识到实力上还有差距。”回顾自己全部比赛,年纪尚小的杨亦潇总结道:“我的心态还不够稳,参加大型比赛的经验不足。”杨亦潇说,国际象棋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以后会继续精进棋艺,有机会还会再来杭州。
“这次比赛,一开始我还不紧张。但随着后面几场对局没有赢,有些紧张,因为比赛不是为了自己,也是代表国家征战。”仅比杨亦潇大几个月的小将孟得泽,有着超越他年纪的成熟。他也认真回顾了所有比赛。
尽管与对手在实力上有差距,孟得泽说:“能来参加亚残运会我很激动自豪,比赛中我并不一味在乎输赢,那样就找不到下棋的快乐了。”他也很想感谢爸爸对他下棋的支持,“他一直站在我身后,给我撑起一片天。”
数日的赛程,紧张中也不缺欢声笑语。从集训再到参赛,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棋类馆一楼,中国队员们留下了大合影,记录难忘的征程。
中国代表团国际象棋项目领队李英杰表示:“这次中国残疾人国际象棋选手们首次参加国际赛事,积累了宝贵的比赛经验,也是交流残疾人国际象棋事业发展经验的契机。希望未来国际象棋在国内进一步普及,为更多残疾人的生活带来光芒。”